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zen/3/1308465165/20080628090537/
公職熱的結構性成因
文/zen
近幾年來,報考公職的人數越來越多,常常上萬人要搶一工作,競爭非常激烈。
對此,不少人都認為,是大環境不景氣影響,工作難找,薪水又低,以致於薪水穩健工作穩定的公職,成為熱門的「鑽石飯碗」。
然而,我認為,把報考公職熱視為不景氣的結果,是倒果為因。造成越來越多人報考公職的真正原因,在於台灣教育體制出了問題,無法培育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結果。
成為軍公教沒有不好,如果前提是真心為了人民百姓服務,公職是非常神聖而令人敬佩的一份工作。
然而,如果當一個社會裡,絕大多數的年輕人,以外在環境不佳為理由,決定報考工作有保障,薪水夠優渥的公職,甚至非考上不可,連考七八年也無所謂的話,那麼,這個社會顯然出了問題,而且相當嚴重。
社會變遷,自古皆然,台灣也正從工業社會要轉型為後工業社會、服務業社會,因此,必然會出現社會轉型時的陣痛(就業結構調整),某些舊產業會蕭條,某些新產業會崛起,等到產業轉型完成,市場能夠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後,景氣就會上升。
瀕臨產業轉型的台灣社會,對代工製造業的人力需求大減,然而,培育人才的教育體制卻沒有跟著社會與產業結構變遷而調整,反而還大幅加碼(降低高等教育入學門檻),但所培育的卻還是過去代工產業所需的人才。結果,我們的社會培育了太多派不上用場的人力資源。這些人無處可去,又受限於填鴨式標準答案教育,缺乏好奇心、專業力、洞察力、獨立思考力、創造力,茫茫然不知前途在哪的年輕人激增,於是只好報考公職。
而政府公職,是現而今台灣少數仍然保留過去工業時代的組織運作原則的工作中,收入相對最優渥的,因而引來眾人覬覦。只不過,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,還有政府財政赤字,導致政府公職也逐年縮編,或改約聘,或遇缺不補,或退休滋生的缺額剛好被縮編所抵掉,因而各公家單位開出的新缺額,越來越少,因而才會造成500個職缺會有20萬人來報考的情況發生。
也就是說,台灣在面臨產業轉型之際,教育部門無法創造出符合轉型後的產業所需要的人才,卻還在大量製造過去工業時代的人力資源,製造出來後卻又無法讓他們充分就業,也不能輔導轉進新產業,大量的剩餘人力,就只好去擠公職考試。
台灣的問題,其實不在經濟,而在教育。教育場無法提供經濟場所需要的新人才,導致無人才可以創造新產業,培育出來的多是一畢業就等著被(市場、自動化、產業變遷、後進國家的人力資源)淘汰的剩餘勞動力。
台灣的教育問題,不是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就可以改善的,也不是多個繁星計畫或推薦甄試,多元入學方案可以解決的。
如果,我們的教育場域,依然以工業時代的標準來劃分學科(而不是教導學生出社會後實際用得到的品格教育、工作倫理、金融與社會局勢等知識),安排學科基礎知識,用標準答案的考試方法檢覈學生學習成就(而不是鼓勵思考,教導邏輯思考能力),用填鴨式的死記法來教學(而不是改用引導式教學,教育孩子獨立思考,自己找問題並解答的能力),根本不符合時代需要。
想要解決台灣的不景氣,提振經濟,消化大量的就業人口,不要一堆人苦讀拼命只為考公職而耽誤人生的話,執政者必須思考,從根本的教育做起,打掉所有現有的基礎教育教學學科、教學與評量方法,否則,無論我們的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再多,也都不是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,而台灣將會面臨無人才可以開創新未來的窘境,甚至菲律賓化、西班牙化,失去創造榮景的契機,進入長達數百年的經濟不景氣。
- Jul 07 Mon 2008 00:30
[轉載]公職熱的結構性成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